姜片的生产工艺 一、选料 :精心筛选莱芜的鲜嫩童姜为主要原料。要求色泽金黄、油光鲜亮、块大、批驳、柔细、四少、味浓、含水量在75%~85%之间方可。全年几种采姜时间在十天左右,其他时间均不符合姜莱姜片的要求。 二、清洗:将选出的鲜嫩生姜一块块在清水里反复冲洗,直到冲洗干净 三、沥干:冲洗干净的生姜摆放在竹筛中放置在阴凉处,自然沥干水分 四、切片:将清洗沥干的姜头切成厚薄度在0.8~1.2毫米之间 五、晒缸:将陶缸斜放,缸口向阳,在烈日下暴晒一天,这是较简便也是较主要的传统杀菌消毒方式 六、腌渍:燕子器具为陶缸,腌渍标准为50千克姜配10千克盐,一层将一层盐,交替覆盖,直到装满,一般姜层的厚度为15厘米 七、倒缸:腌渍生姜三日后,每天倒缸一次,将腌渍的姜块取出放入另一个空缸中,使姜盐不断均匀、充分接触 八、压缸:连续倒缸七日后,在腌渍姜块上面加竹制木栅,木栅上压干净砂石,将腌渍的姜块压在盐水之下20厘米。 九、脱盐:将腌渍后的姜块捞出,放在清水缸中脱盐,一般应脱去50%的盐为宜。 十、沥干:脱盐后的姜块装入竹筛,自然沥干水分。 十一、 装袋:用棉布制作网袋 ,将沥干后的腌渍姜块装入袋中备用 十二、配酱:选用本地自制面酱盛入陶缸,将八角、丹桂等中药研磨成粉末加入酱中。 十三、搅姜:用香椿木按顺时针方向搅动,至少搅动六十圈,使中药粉与面酱分布均匀。 十四、酱制:将姜袋放入配好的陶缸中,每缸装入三袋,酱料要完全浸过姜袋,每天倒缸三次,将姜袋依次换位置,以便均匀入酱,连续倒缸一周,酱制一个月后即可出缸食用。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离不开大量的清洗用水,特别是清洗和切片的过程中。在用水大量清洗的时候避免不了会产生成品姜片的流失到污水中。